在1968年五月,Pink Floyd 被邀請為法國著名導演 Barbet Schroeder 所執(zhí)導的電影 More 進行配樂,而 More 這部專輯正是這部現(xiàn)在難得一見的反映嬉皮士生活的法國新浪潮學派同名電影的配樂,該片當年在美國上映時并沒有引起多少人的關注,但在該片導演的祖國 —— 法國卻產生了極大的轟動。而這部專輯也被認為是該樂團創(chuàng)始人 Syd Barrett 離去后的第一部完整的錄音作品,被列為當年度英國十大唱片之一。其實為電影配樂對于平克而言已經不是頭一朝了,早在1966年底,他們就為 Peter Whitehead 的電影作品 Tonite Let's All Make Love in London 進行配樂,兩年后又為 Paul Jones 的大作 The Committee 配樂,可惜這些電影都沒有公演。
不像其他電影作曲家只滿足于僅完成一首主題曲,F(xiàn)loyd 在這部電影的配樂中代之以完全建立在其所完成的豐富多彩,較為實用的歌曲并附置很少量的演奏曲的這種方式。而作為 Pink Floyd 出版的第三張專輯,Roger Waters 開始逐步加重自己在樂團中的地位。在本專輯中,Roger Waters 所譜寫的 "Cirrus Minor" 和“The Nile Song" 在 Richard Wright 的深沉的鍵盤以及 David...